点击"班主任家园"关注我们
微博上,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,引发了3亿多人的关注。
视频中,这位网友患有抑郁症,痛苦挣扎了7年,期间一直有想要自杀的念头。
可当她终于开口,告诉妈妈时,她的母亲却回道:
“你总是这样,这都多少年了?你就...不能自己忍着吗?”
女孩的神情,先是难以置信,又像是早有预料,最后绝望一笑。
视频下面,有很多人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。
很难想象,当孩子心理生了病,苦苦挣扎时,父母却一无所知,甚至责怪他们太“矫情”。
2012年,一组研究者对大约2679名青少年(10-25岁)做了抑郁情况的调查,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比例为20.3%。
也就是说大约每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。
心理学上,抑郁是源于对自我的攻击,所以,孩子会有很强的自我厌恶和低自尊感。
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ial, sans-serif;margin-left: 8px;margin-right: 8px;line-height: 1.75em;">然而,这种被压抑的情绪和愤怒,并非凭空而生。
很大程度上,它正是来自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。
所谓的病因,不过是在漫长的养育中,一点一点地渗透,最后“偶然”地显露出来。
郁症成仅次癌症的第二大杀手,青少年儿童成为高发人群。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抑郁症三个字突然闯进我们的生活,这个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关的词,却生生带走无数人的生命,而这其中就包括很多青少年儿童。
现代人看如今的孩子,都会认为他们非常幸福,无忧无虑,生活越来越充实,没有后顾之忧。因为他们只需要努力学习,其他什么都不用想。
可尽管如此,我国青少年儿童抑郁症发病率却逐年增高,而他们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甚至还要埋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,一直到孩子出事,他们才会后悔。
1
父母的高期待,让孩子丧失自我综艺节目《老师请回答中》,有一个6岁的女孩可馨,生活作息堪比996。 在妈妈的安排下,从3岁起就开始上课外班,5岁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,6岁准备接触金融理财课。 才6岁的可馨,时间表细化到了每个时间点。2
父母的贬低和否定,是最毒的药 一位博主曾经分享了这样一件事。3
父母的情感忽视,让孩子伤痕累累4
有人说,为什么孩子出现问题,就一定要提到原生家庭。 因为,导致孩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,可能是学习压力、被同学霸凌,容貌焦虑等等。 可不管有多少诱因,最根本的源头,是他们没有价值感,不喜欢自己,感知不到爱。 这种能量的匮乏,往往来自孩子成长中真实的体验。01
不要使用家长权威
中国家长最常见的一个错误,就是经常用家长权威来控制孩子,这种自以为对孩子好的行为,反而变成他们的压力。久而久之,这些被父母压迫的孩子不是变得胆小懦弱,就是异常极端,心理极其不健康。如果想帮孩子远离抑郁情绪,家长首先要对自己有严格要求,尽可能与孩子做朋友,而不是用长辈的态度强迫他们,越放松的家庭环境,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。02
鼓励孩子交朋友
世界上没有人是不需要朋友的,有抑郁情绪的人更需要朋友,尤其是小孩子。孩子们其实很简单,他们没有太多要求,只希望爸爸妈妈健康快乐,家庭幸福,这样就足够了。而当心里有不好说出口的话时,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非常重要,他们是孩子们的倾诉对象,也是相互扶持的小伙伴。鼓励孩子们主动交朋友,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共同面对问题,当一个人的精神压力被分开后,心里自然没有太多负担,而这也是朋友对我们的意义。总之,青少年抑郁问题已不能忽视,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引起注意,千万别认为孩子的情绪不重要。(本文转自中考网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)班主任家园
微信号:bzryjh
班主任家园,我们共同的家
(长按二维码关注)
交流、合作请加主编微信:xiaoxiaobanzhang
投稿请发送至:2066394523@qq.com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,有我们给孩子挑的好书
AAB